专业名称:药物分析
专业代码:100705M
药物分析
修业年限:四年 授予学位:理学学士
业务培养要求和目标: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化学、生物学和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;熟练掌握国内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法规与标准体系。培养能够在药物研究、生产、流通和临床使用领域,从事药物分析研究、药物质量控制与管理、临床用药监测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。
主要课程:大学英语、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、数理统计、物理学、无机化学、基础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物理化学、生物化学、人体解剖生理学、微生物学、临床医学概论、药物化学、药剂学、生药学与天然药物化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、药物代谢动力学、药物色谱分析、药物光谱分析、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、中药分析、药物分析、药事管理与法规等。
培养目标
是培养掌握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,能在药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研究及开发领域,从事鉴定、药物分析、仪器分析、药品质量检验的高级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。
毕业后一般能在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医药企业和其他相应的产业部门承担和组织教学、研究、科技开发以及管理工作,主要到药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、药物设计、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。也有学生申请出国深造,也都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进修专业。
通过学习,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:
1、掌握坚实、宽广的 药物分析学基础知识、理论和技能;
2、掌握系统的中药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专门知识、理论与研究方法;
3、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,掌握常用药物鉴别,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,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;
4、了解中药制剂分析、生化药物分析和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,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;
5、有适应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的适应能力,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能力;
6、可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、计算机与其他现代信息工具。
学习主要课程
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生物化学、微生物学、天然药物化学、药理学、药用物理、化学原理与化学分析、药物化学、药物分析、药剂学、药品质量管理技术、药品生产过程验证、现代药剂应用技术、现代药物分析检验技术、药品生物检定技术、药物分析质量管理规范、药事概论、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、仪器分析、药学英语等。
课程实践安排包括:课程设计、生产实习、毕业实习、毕业综合设计及毕业论文等,并将各种分析与基础知识相结合,内容涵盖:药物分析基本程序、药物分析方法学、化学药的原辅材料和中间体分析、制药过程分析、常见各大类药物的分析、制剂分析、中药分析、体内药物分析及临床药物分析、生物药物分析等。
就业方向
毕业后一般能在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医药企业和其他相应的产业部门承担和组织教学、研究、科技开发以及管理工作,主要到药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、药物设计、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。也有学生申请出国深造,也都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进修专业。
就业前景
近几年,我国的药学事业的发展非常迅猛,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,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,但在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,这也标明,药物分析在医药化工行业中还是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的。
该专业的毕业生,毕业后一般能在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医药企业和其他相应的产业部门承担和组织教学、研究、科技开发以及管理工作,主要到药品生产、检验、流通、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、药物设计、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。也有学生申请出国深造,也都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进修专业。
目前,与药物分析学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是“执业药师资格考试”。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,取得《执业药师资格证书》并经注册登记,在药品生产、经营、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。该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、统一考试、统一注册、统一管理、分类执业。考试分为药学和中药学两个专业,均设四个科目:药事管理与法规、药学(中药学)专业知识(一)、药学(中药学)专业知识(二)、综合知识与技能(药学、中药学)。考试合格者,由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事(职改)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、人事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《执业药师资格证书》,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。